|

111养生新说今日主题:健脾胃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养生新说今日主题:健脾胃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糖尿病人的根本,不是糖太多,而是利用的太少,说到底就是脾虚,脾强大了,利用率提高了,糖都能转化成能量了,多吃点饭只会增加能量,增加体力,却不会增加血糖,只要坚持少吃多餐、运动到酸,糖尿病人是不怕吃饭的,不仅不怕,而且还要适当的多吃一点,这样才能够预防那些因为细胞缺乏了糖,缺乏了能量而导致的并发症。

调理脾胃之后,身体会陆续出现这四项改善,吃饭香、睡眠好、排便畅,还有体力强,看上去好像是一些不起眼的改善,但是正气旺盛了,整个身体会全面的开始好转。

人的衰老其实是从脾胃开始的,脾胃衰,气血就衰,气血衰了,病就多起来了,到最后气血没有了,那人就死了。

在中医看来,只有两种病,一种叫做虚,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意思无非就是气血少,数量不够;另一种病叫做瘀,瘀滞,因为一些邪气,把通道、经络给堵塞了,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所有的病就是这两个原因,不同的病,只不过是虚的程度不同,瘀的地方不同而已,都是气血的毛病。

中医一直在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气血,中医所有的理论,所有的方法,都是围绕着气血来展开的,两个基本点,一个是足,气血充足、旺盛,另一个就是通,通畅。

健康,健就是充足饱满,康就是通顺,没有阻碍,健康其实就是气血又充足又通顺的这么一种状态。

(一)
养好气血的条件有很多,首先就是脾胃,因为气血是从脾胃来的,用中医的话说,是脾胃把五谷之精微运化成了气血,所以脾胃强大,必然就会气血充盈,脾胃虚衰,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气血跟着衰败,所以补气血跟健脾胃不冲突,目标是一样的,但是补气血和健脾胃,终究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补气血是直接用药物补充气血,健脾胃是帮助身体,增强在食物当中获得气血的能力,气血亏虚的人吃了很多补药以后,并没有见到很好的效果,有的人药吃了几天见效了,不吃了以后,过几天又开始虚,病又开始复发了,甚至有些人越补越虚,吃了很多名贵的补药,身体反而一天不如一天了,出现这种的问题,根子就在于脾胃虚弱,靠药物补充的气血是不长久的,只有脾胃好才是根本,才能永远不缺气血,因为很难天天吃药,但是吃饭是天天要做的事情,假如有一个强大的、健康的脾胃,那从食物当中,从每天正常的吃饭当中,获得的气血就足够了,不需要吃药来补,但是一个脾胃功能不好的人,靠补药建立起来的虚假繁荣,是维持不了多久的,而且所有的补药,其实对脾胃的运化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二)
中医说脾胃运化五谷精微成为气血,五谷之精微,用现代营养学的话来说,其实就是营养,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水、维生素、矿物质,这些东西都在食物当中,都是五谷之精微,但食物当中不光有人体需要的营养,还有一些人体不需要的,不能吸收的,那就需要肠子把这些有益的东西挑出来,吸收到血里面去,没用的东西,要把它变成大便拉出去,如果肠道有问题,吸收不好,那对食物当中的营养素利用率就会很低。中医所说的气血其实就是人体的能量,也就是所有营养的组合,气血不足其实就是缺乏营养,从营养学上来讲,所有的疾病都是缺乏营养造成的。不管生了什么病,吃什么药,都需要通过嘴巴吃进来,通过脾胃吸收,输液不需要脾胃吸收,但输液是急救手段,不是治病的常规手段,特别对于慢性病来说,还是以吃药为主,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从嘴巴吃进去,都要经过胃肠的消化,才能进到血里面去,才能发挥作用,跟食物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脾胃功能不行,吸收利用率就会很低,那吃药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