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中医正能量主题:正气不足 卧而不眠

————————————–
中医正能量与您相约
—汲取中医智慧力量—
—点亮健康生活之光—
如何从舌象判断心有虚火?
今天刘老师将在《中医正能量》与我们不见不散。我们一同关注养生,一起走进
中医的世界,感受那份源自东方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
在线的会员家人们发“补正气抗火邪,睡好觉享健康❤”
————————————–
补正气抗火邪,睡好觉享健康
————————————–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昨日节目的内容!
————————————–
————————————–
刘建民老师在从医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老年人常说的一些老话蕴含着深刻智慧,
例如“一叹穷三年”。在他年少时,曾把叹气当作好玩的事并养成习惯,家中老
人告诫他不要总叹气,不然会“一叹穷三年”,当时他认为这是迷信说法。但随
着学习中医知识,他了解到这句话有着科学依据,与吸引力法则相关联,并且和
中医理论紧密相连。
————————————–
叹气其实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表明内心烦闷不适,同时身体也处于难受状态,就
像林黛玉。频繁叹气会让人陷入消极情绪,可能逐渐发展为现代医学所说的抑郁
症。中医认为,抑郁等情志问题会影响心脏健康,因为心主情感,情志的变化会
直接作用于心。
————————————–
好了,今天直播马上开始了,刘建民老师给我们带来哪些分享呢?接下来
让我们收看今天的精彩内容吧!
————————————–
今日问题
————————————–
《金匮要略》的作者是谁?
1.张仲景
2.扁鹊
3.华佗
————————————–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叔叔阿姨们对中医养生已有新的感悟,愿大家将所学融入
生活,遵循自然规律,以中医智慧养护身心,拥抱健康美好的每一天!
————————————–
————————————–
从中医角度看,地龙属至阴之物,善通人体经络血脉,对于各种瘀证都有疗效,
这源于其能够在土中自由穿梭的自然属性,符合天道自然规律。从现代医学角度
来说,地龙的功效主要得益于地龙蛋白,它包含多种氨基酸和活性酶,其中纤溶
酶能够进入微血管,溶解微血栓,恢复血管弹性,还能修复坏死的脑神经细胞。
不过,刘建民老师也特别强调,并非所有的高原地龙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同
的提取技术和配比会对其功效产生影响。
————————————–
许多梦境如梦见考试、找钱包、走在灼热铁板上、找水喝等,都与心里有虚火有
关,是正气不足导致。健康人能缓解焦虑,而正气不足者难以自我宽慰。虚火导
致的睡眠问题和实火不同,虚火者困却难入睡、没精神,补充正气才是调理火邪
入侵的根本。
————————————–
【今日重点】(一)
心有心阴和心阳之分,正气不足,心阴和心阳就会失衡。心阴其实是心气的一种
体现,是心脏功能中偏于安静、滋润、濡养、内敛的一面。而心阳则相反,是偏
于好动的一面。正常情况下,阴与阳保持动态平衡,心才不会过燥或过静,这是
保证正常睡眠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是心阴不足,心里就会太“干巴”。阳气就
会显得过盛,从而导致心的虚火产生。而虚火扰及心神,正气不足,又固摄不住
心神,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这种“卧而不眠、半睡半醒”的状态。
————————————–
(二)
刘老师通过做饭的例子解释火邪的虚实,实火如锅里水足火旺,病情急,表现为
舌头泛红、舌苔黄腻、舌头起泡、大便干;虚火似锅里水快烧干,多见于体虚中
老年人,症状有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口燥、皮肤干等。心脏问题可从舌头判断,
心有虚火表现为舌头红且干燥、无舌苔(镜面舌)、舌体乱颤等,还会出现地图
舌,这类人常虚性亢奋、容易焦虑。
————————————–
【刘建民医生来解答】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视频中的案例咨询!
————————————–
案例一:咨询人是一位 35 岁的女士。她是准备备孕,月经偶尔延迟一周
左右,月经量正常,舌有黄苔、稍迂曲,每周三到四天锻炼身体。
刘建民医生解答:调理方案包括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生气、熬夜;保证营
养均衡,控制体重,多吃海鱼;坚持锻炼,每周五天,每天 30 分钟有氧运动。
针对月经不调,开具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中药方进行调理。药方为柴胡 9 克、
香附 10 克、郁金 10 克、川楝子 10 克、台乌药 10 克、青皮 6 克、陈皮 6 克、
白芍 10 克、当归 10 克、川芎 6 克、荔枝核 10 克 ,水煎服,早晚分服。经
期正常后可停药。建议中药调理结束两三个月后再怀孕。(由于每个人具有个体
差异性,所以方子因人而异,一定要辨证身体状况后,酌情使用。)
案例二:咨询人是来自陕西宝鸡的薛建强。他的病症是因胆囊结石切除胆
囊后,饭量减少,胃部经常胀痛。胃镜检查发现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胃息肉,
胃息肉为良性。
刘建民医生解答:浅表性胃炎、胆囊炎等病症与脾胃运化不良、阴虚火旺、
正气不足有关,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毒素和垃圾沉积在脏腑。采用健脾和胃、扶正
固本、祛湿化痰通瘀的调理方案,生活中配合少吃寒凉、辛辣、油腻食物,多运
动。药方为黄芪 15 克、白术 15 克、泽泻 15 克、当归 15 克、白芍 15 克、
青黛 15 克、白及 12 克、黄连 9 克、陈皮 15 克、蒲公英 15 克、甘草 10 克,
每天 1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由于每个人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方子因人
而异,一定要辨证身体状况后,酌情使用。)
————————————–
【中医正能量】问题答案
————————————–
————————————–
正确答案是 1
《金匮要略》的作者是张仲景。
————————————–
今天的活动就告一段落啦
再次感谢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感谢大家对《中医正能量》的支持!
下期节目继续带领您
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