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怎么避免伤害脾胃

血脱怎么治疗呢?很多病长在年轻人身上就能治好,老年人就很难,这是为什么呢?保护脾胃健康,需要做什么呢?
今天郑子新教授将在《养生新说》与我们不见不散。我们一同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

健康养生,享受生活
————————————–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昨天郑子新教授带给我们的节目内容!
————————————–
————————————–
所有的病,病因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叫做虚,就是气血少,其实就是现代营养学
上讲的缺乏营养,另一种叫做瘀,瘀滞。
————————————–
气血不通,其实就是一些地方的血管堵了,血流不过去,气血过不来,细胞就要
坏死,就要生病。
————————————–
那些老年性退行性的病变,原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中医对所有的病,治疗起来
无非也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补虚,一个是通瘀。
————————————–
好了,今天直播马上开始了,郑子新教授给我们带来哪些分享呢?接下来
让我们收看今天的精彩内容吧!
——————————————
今日问题
—————————————-
视频中郑子新教授提到,在中医理论当中,血是归谁管的呢
?
、肾
1
、脾
2
、胃
3
—————————————-
今天的直播结束啦,相信叔叔阿姨们对脾胃有了更多的了解
—————————————-
—————————————-
脾胃的重要性有两点,一点是让人吃饭能吃好,一点是让病人吃药的时候,吸收
率、利用率更高。营养在人体中发挥作用,需要四个步骤,摄入、吸收、利用和
排泄,药物也是一样,也是这四个步骤,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出了问题,吃药
的时候,要么效果小,要么副作用大,所以不管是从营养的补充,还是用药来说,
调好脾胃都是非常重要的。
—————————————-
中医有五脏六腑的说法,而且中医说的五脏并不是西医所讲的,在解剖上看到的
脏器,西医的脾是一个不是很重要的器官,但是中医的脾就不一样了,中医的脾
不是任何一个可以看到的器官,而是身体对营养的利用和排泄,这两大功能的总
和。
—————————————-
【今日重点】(一)
中医讲脾主运化,运化从字面的意思上来讲,运,就是运输,人体内负责运输功
能的是血,运输又是脾管的,所以在中医理论当中,血就是归脾管的,用中医的
术语来说,就叫做脾统血。如果出现了血乱跑的情况,就叫统血的功能不行,很
多大夫用阿胶、三七之类的,止血补血的东西治疗崩漏,但是没有几个能治好的,
实际上这个病要健脾,这是脾的统血功能不造成的,除了崩漏这个常见的妇科病,
还有各种各样的出血症,比如流鼻血,便血,哮喘,老慢支的患者后期会咳血吐
血,这在中医里统称为血脱,这类的患者一定要健脾,如果不懂这一点就很麻烦
了,很多大夫说这是血热,要用清凉降火的药来治疗,很容易越治越重,最后甚
至治死人,也不奇怪。
—————————————-
(二)
首先从生活习惯上来说,保证脾胃健康的好习惯,排名第一的就是情绪对健康的
影响,人的各种情绪总结成了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叫七情,
这七种忧和悲差不多,恐和惊也差不多,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五种,叫做五志,五
志就对应着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五志对人体
的影响,中医非常重视,甚至把它当成了人生病的,最主要的因素,《黄帝内经》
说人不生病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谓贼风就是外
来的邪气,风寒暑湿燥热,这些六淫邪气,它进入人体之后,会影响气的运行,
会造成人体生病,这些邪气都是实实在在的,能感受到的,这样的邪气叫实邪,
虚邪是感受不到的,外来的邪气,用药把它排出去,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内
生的虚邪,如果说脾气、性格上的缺陷改不了,那么这个病是永远都治不好的,
药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
【养生新说】问题答案
——————————————
——————————————
正确答案是 2
在中医理论当中,血就是归脾管的,用中医的术语来说,就叫做脾统血。
——————————————
今天的活动就告一段落啦
再次感谢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感谢大家对《养生新说》的支持!
下期节目继续带领您
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我们不见不散呦
——————————————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