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百病之源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昨天郑子新教授带给我们的节目内容!
—————————————————————–
—————————————————————–
风邪有一个特点,具有窜行游走的特性,实际上,风本身不具备伤害能力,真正
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是那些寒、湿、暑、热、燥。头晕目眩的原因,其实就是湿
盛上逆,浊气充塞,就是湿浊。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第一要避之,不要去正面应对它,不要想着征服它,改造
它,而是要躲避它;第二要有时,虚写贼风侵袭人体是有时间规律的,可以通过
这个规律,尽可能的规避掉它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
正气的补充无非两种,第一种就是服用补气的药物,第二种调理脾胃。
—————————————————————–
[爱心]好了,今天直播马上开始了,郑子新教授给我们带来哪些分享呢?接下来
让我们收看今天的精彩内容吧!
———————————————————————
今日问题
——————————————————————-
[礼物]视频中郑子新教授提到,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是哪位名医所写的呢
?
、华佗
1
、李时珍
2
、张仲景
3
——————————————————————-
今天的直播结束啦,相信叔叔阿姨们对寒症有了更多的了解[烟花][烟花][烟花]
——————————————————————-
——————————————————————-
中医讲寒是百病之源,百病皆由寒生,《黄帝内经》里面也讲:“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绝大多数的热病根源都在于寒。
——————————————————————-
寒散开,心火能降下来温暖肾水,肾水才能够中和心火,这叫心肾相交,整个人
的气血运行才能够归于平衡,从这个角度说,燥、热、湿也都是因寒而起的。
——————————————————————-
张仲景把自己的著作取名叫《伤寒论》,就是无论什么病,凉病也好,热病也好,
还是伤风也好,都可以从寒上去论治,而且从寒上论治,也往往会取得更好的,
更彻底的效果。
——————————————————————-
【今日重点】(一)
寒证还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第一,寒具有凝滞的作用。凝结之后它具有阻碍运动,
让物体原地滞留的特点,身体的气血经络,在遇到寒邪以后,也会产生局部的温
度下降,导致局部的血液流速降低,血液当中的脂类物质有一部分就会发生凝滞,
从而造成血液黏稠,流速减慢,甚至会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和经络,从而导致高
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等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的问题,还有就是局部的酸、胀、
麻、痛等等一些痹证的表现;第二个特征叫寒主收引,就是说受了寒气以后,人
的肌肉、筋都会收缩。凡是经络的堵塞,全都是被寒湿堵住的,主要就是因为寒
主收引的特性,不管什么管道,它一收缩就窄了,窄了就容易堵,包括椎管狭窄、
静脉曲张,这些都是寒证造成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开着窗户睡觉有两个比
较危险的地方,一个是给了虚邪贼风可乘之机,另一个是人的免疫力,在睡觉的
时候比较低,两个因素互相影响,此消彼长,导致受到寒、湿、热等邪气的机会
就大大增加了,疾病就出现了。
——————————————————————-
(二)
治疗偏瘫的一个名方,叫黄芪姜苓汤,这里面黄芪是君药,补气的,搭配人参、
茯苓、甘草、半夏、生姜,其中甘草 6 克,其他都是 9 克,这是很明显的一个热
药,散寒的补气方子,里面没有一味是通瘀的成分,但是对于右侧的肢体障碍,
尤其是右侧的偏瘫有奇效,这个肢体障碍如果发生到左侧,治疗左侧偏瘫和治疗
右侧偏瘫思路是不一样的,右侧方子主要是补气,左侧就需要换一个方子,叫桂
枝乌苓汤,也是六种成分,分别是桂枝、芍药、甘草、首乌、茯苓、砂仁,其中
同样是甘草 6 克,其他都是 9 克,虽然这个方子也是热药,但是特点变了,以养
血通瘀为主。以桂枝为君药,通阳化气、解表散寒,尤其是针对寒凉侵入人体之
后导致的气堵了,不通的现象,桂枝能够把堵的地方给温化开,白芍和首乌就是
补益精血的,同时白芍还能够稍微中和一下桂枝的发汗作用,茯苓是健脾利水的,
砂仁化湿开胃的,甘草同样调和诸药,治疗左侧偏瘫的特点,是在热药散寒的基
础上,以养血通瘀为主,兼顾脾胃。
—————————————————————–
【养生新说】问题答案
———————————————————————
———————————————————————
[礼物]正确答案是 3
张仲景把自己的著作取名叫《伤寒论》。
———————————————————————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今天的社群活动,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
———————————————————————
最后,一个视频分享给每一位家人[礼物]
《养护阳气是养生之本》
———————————————————————
今天的活动就告一段落啦
再次感谢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感谢大家对《养生新说》的支持!
下期节目继续带领您
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我们不见不散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