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中医正能量:那些特别的身体反应–刘建民主讲
中医正能量与您相约
—汲取中医智慧力量—
—点亮健康生活之光—
唐代孙思邈对糖尿病治疗提出了哪些建议?
今天刘老师将在《中医正能量》与我们不见不散。我们一同关注养生,一起走进
中医的世界,感受那份源自东方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
在线的会员家人们发“学中医智慧,向糖尿病说‘不’❤”
————————————–
学中医智慧,向糖尿病说‘不’
————————————–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昨日节目的内容!
————————————–
————————————–
扶正方组方精妙,由至阳之药鹿角胶和至阴之药地龙组成,阴阳和合产生正气。
鹿角胶选用长白山梅花鹿的鹿茸熬制,地龙是长在高原冻土层的地龙,药材品质
好。
————————————–
扶正方中有茯苓、枸杞等药材引药归经,使其能够迅速补充正气,打通经络瘀堵,
修复受损组织,且药食同源,不伤肝肾,无副作用,是补正气的优选。
————————————–
好了,今天直播马上开始了,刘建民老师给我们带来哪些分享呢?接下来
让我们收看今天的精彩内容吧!
————————————–
今日问题
————————————–
《千金方》的作者是谁?
1.朱熹
2.孙思邈
3.程颢
————————————–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叔叔阿姨们对中医养生已有新的感悟,愿大家将所学融入
生活,遵循自然规律,以中医智慧养护身心,拥抱健康美好的每一天!
————————————–
————————————–
老字号的高总亲自向刘老师道歉并表达合作诚意。原来高总的父亲二十多年前患
糖尿病和脑中风,经刘老师的老师用扶正方调理后,生活质量提高,高总因此决
心让扶正方走出山东。此次他与刘老师初步达成合作协议,但扶正方价格等细节
还需商讨,刘建民老师让大家关注明天的直播,届时会公布最终结果。
————————————–
吉林白山的孙有福,患糖尿病且有坏疽、老慢支、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等多种并
发症。刘老师为他制定补充正气的饮食方案,采用脚吃药、按揉穴位和内服扶正
方双管齐下的方法,两个月后身体有了改善。
————————————–
【今日重点】(一)
糖尿病在古代被称为消渴证,中医认为其由正气不足、阴阳失衡、寒邪过重、虚
火旺引起。虚火旺会烧干身体津液,导致血液粘稠、血糖尿糖高、口渴、尿多、
食多、便秘等症状。糖尿病人可通过“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
轻)初步判断,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白尿。比如一位常熬夜的公务员,有口渴、食
多但不胖、小便有白色浓稠液体的症状,经诊断为消渴病,这是因为身体阴阳失
衡,正气不足,无法制衡六淫邪气。
————————————–
(二)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提出糖尿病患者要慎饮酒、节房事、控制咸食及面食,
且主张先用饮食疗法,若无效再用药。糖尿病初期,患者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
导致运化、输布津液功能衰退,气血运行失常,产生痰瘀浊毒,损害脏腑,引发
并发症。刘建民老师临床上常建议患者先采用药食同源的方法调补正气。对于糖
尿病患者常见的两种极端心态,即过度焦虑和毫不在乎,都会影响调理效果。
————————————–
【刘建民医生来解答】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视频中的案例咨询!
————————————–
案例一:咨询人是来自天津塘沽的王秋燕。她的病症是患有原发性高血压
30 多年,同时有风湿骨病,伴随缺钾、出汗的现象,还出现不定位置的抽筋症
状。
刘建民医生解答:抽筋在中医上归属于挛急证。是因为她经络气血不畅、
吸收不良,脾胃功能不佳。调理方案为通过中药调理身体,药方为独活 12 克、
补骨脂 20 克、川续断 15 克、熟地黄 15 克、川芎 12 克、牛膝 12 克、白芍
30 克、浮小麦 30 克、五味子 12 克、桂枝 6 克、木瓜 10 克、炙甘草 15 克,
水煎服,每天 1 剂,早晚分服。(由于每个人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方子因人
而异,一定要辨证身体状况后,酌情使用。)
案例二:咨询人是 74 岁的何秀云。她的病症是做胃肠镜检查发现胃和肠
都有息肉,近两年体重下降 20 多斤,舌头胖大比较干,舌下迂曲厉害。
刘建民医生解答:胃肠息肉的形成与正气亏虚、痰湿瘀阻、脾失健运有关。
调理方案是先服用汤药控制病情发展,同时建议切除胃肠息肉并做病理检查。药
方为乌梅 30 克、威灵仙 15 克、炒薏苡仁 30 克、白僵蚕 10 克、合欢皮 10 克、
炒酸枣仁 10 克、柏子仁 10 克、麦芽 30 克、谷芽 30 克、鸡内金 15 克、怀
山药 15 克,水煎服,每天 1 剂,早晚分服。(由于每个人具有个体差异性,
所以方子因人而异,一定要辨证身体状况后,酌情使用。)
————————————–
【中医正能量】问题答案
————————————–
————————————–
正确答案是 2
《千金方》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
————————————–
今天的活动就告一段落啦
再次感谢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感谢大家对《中医正能量》的支持!
下期节目继续带领您
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