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养生新说》运化精微 糖理昭然—郑子新主讲
为什么说“无糖食品”的说法不科学呢?
今天郑子新教授将在《养生新说》与我们不见不散。我们一同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
在线的会员家人们发“我爱养生新说大家庭”
———————————-
我爱养生新说大家庭
———————————-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昨天郑子新教授带给我们的节目内容!
———————————-
———————————-
骨质疏松是缺钙,但多数人长期吃钙片效果不佳,因为很多人缺钙的真正原因并
不是缺钙,而是缺乏胶原蛋白与脂肪类的营养,这类物质能将钙固定在骨头上,
类似水泥粘合砖头,所以缺钙未必是钙摄入的少,更可能是肉类吃的少。
———————————-
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是在阴虚、阳虚,或者阴阳两虚的基础上,变化发展
而成的,所以调和阴阳,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健康任务,有两个著名的成药,
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金贵肾气是补阳的,六味地黄是补阴的,如果有阴虚
或者阳虚的情况,可以酌情选用,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吃这两个成药不管用,可
采用清朝名医黄元御留下的两个方子,其中用于补阳的方子名为天魂汤,用于滋
阴的方子名为地魄汤。
———————————-
好了,今天直播马上开始了,郑子新教授给我们带来哪些分享呢?
接下来让我们收看今天的精彩内容吧!
————————————–
今日问题
————————————
根据视频内容可知,糖尿病人需监测的血糖不包括?
、空腹血糖
1
、餐后一小时血糖
2
、餐后两小时血糖
3
————————————
今天的直播结束啦,相信叔叔阿姨们对糖尿病有了更多的了解
————————————
————————————
糖尿病专题名为“管好你的糖”,核心是管理而非治疗,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均
为辅助,生活与饮食习惯才是关键。在中医看来,只有不能治的程度,没有不能
治的病。中医认为糖尿病轻、早期可治,中期能控制发展,后期治不好,所以后
期治病的目标变成了带病延年。
————————————
糖在营养学中叫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相当于中医“正气”的组成部分,
从现代医学或营养学的角度来解释,正气是细胞所需要的东西,氧气、营养(六
大营养素、以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都是中医所讲的,气的组成部分。气可以
认为是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能量的组合,而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糖在所有食物中均存在,无非就是有的食物含糖量高,有的食物含糖量低一些,
任何食物都不可能不含糖,所以“无糖食品”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无糖食品是不
可能存在的,只能说是低糖食品,不能说无糖。
————————————
【今日重点】食物中的糖经肠道绒毛快速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其吸收快、消耗也快,这是
糖尿病人血糖易波动的原因之一,糖吸收快、消耗也快,吃点东西就高起来,一
会儿不吃马上就低下去,几个小时就能从高峰跌到低谷,这就是糖本身的特点,
而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稳定在 4 到 7 毫摩每升,这就是人的
胰岛调节的结果。健康的、正常的胰岛能分泌两种激素,一种叫胰岛素,另一种
叫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负责降血糖的,但是胰高血糖素它是负责升血糖的。若
血糖过高且细胞吸收不完,肝脏会将多余糖转化为脂肪储存,所以经常暴饮暴食、
摄入过多高糖食物的人,未必会患糖尿病,但通常会发胖,这是因为每次吃了高
糖食品之后,细胞吸收不过来,被转化成了脂肪的原因,但此时人仍不会得糖尿
病,因为多余糖都被转化成脂肪了,血糖还是不会很高,能维持在 7 以下,所以
对于正常人而言,无论进食种类与数量如何,通过细胞吸收和肝脏转化,最长两
小时内就能将餐后血糖调节到 7 毫摩尔以下,这是正常人应具备的血糖调节能力,
因此医生常建议糖尿病人监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
【养生新说】问题答案
————————————–
————————————–
正确答案是 2
由视频内容可知,糖尿病人需监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
————————————–
今天的活动就告一段落啦,再次感谢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感谢大家对《养生新说》的支持!
下期节目继续带领您学习更多健康知识,我们不见不散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