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养生新说》懒饿辨因—郑子新主讲
胰岛素抵抗的本质是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今天郑子新教授将在《养生新说》与我们不见不散。我们一同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
在线的会员家人们发“我爱养生新说大家庭”
———————————-
我爱养生新说大家庭
———————————-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昨天郑子新教授带给我们的节目内容!
———————————-
———————————-
部分服用拜糖平这一类的糖苷酶抑制剂,仍控制不住血糖的患者,其血糖多来自
肝脏释放,所以这类人会快速消瘦,因为饮食当中的糖进不来,一个劲的消耗以
前存储的糖,也就是消耗脂肪。若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与拜糖平,会同时阻断肠道
吸收糖和肝脏释放糖,导致体力快速下降,虽不易快速消瘦,但心肌衰弱、脑萎
缩、肾衰竭、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一定会很高。
———————————-
从中医角度看,拜糖平这一类的药,损伤的是脾胃,而糖尿病本来就是因为脾虚
才导致的,再用这些药物去伤脾胃,脾胃就会越来越虚,病就好不了。
———————————-
好了,今天直播马上开始了,郑子新教授给我们带来哪些分享呢?
接下来让我们收看今天的精彩内容吧!
————————————–
今日问题
————————————
根据视频内容可知,胰岛素抵抗首先关闭的是哪个部位细胞的“门”呢
?
、大脑细胞
1
、心脏细胞
2
、四肢细胞
3
————————————
今天的直播结束啦,相信叔叔阿姨们对糖尿病有了更多的了解
————————————
————————————
糖尿病的生活诱因是“吃”和“懒”,且“懒”的影响更大。
————————————
刚吃完饭时,人体血糖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而健康人的身体会立即做出反应,
通过两个措施将血糖控制在 7 以下:一是分泌胰岛素;二是启动肝脏的转化过程,
将细胞储存不完的糖转化成脂肪保存。通过这两个措施,正常人在餐后一小时,
最多不超过两小时,血糖就一定会降到 7 以下。
————————————
人是不是会得糖尿病,不是吃糖多少的问题。摄入糖和消耗糖是一对儿阴阳关系,
阴阳要平衡,任何一个少了,那就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
【今日重点】(一)
从现代医学及身体对糖的利用角度来看,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机制如下:人体全身
所有的器官、组织,里面的每一个细胞,自身都有可储存少量糖的“小仓库”,
运动时会消耗这些糖,当血糖太低的时候,身体为了保护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会启动一个保护机制——通过胰岛分泌胰高血糖素,关闭部分细胞(多为四肢、
腿脚等相对不重要部位的细胞)吸收糖的 “门”,由此形成胰岛素抵抗,所以,
胰岛素抵抗的本质,是身体为了保护重要器官,让一部分细胞做出牺牲的这么一
种调节,而且这种调节是有顺序的。若该进食却未进食,一天后首先会出现手脚
发软、无力,这是身体关闭四肢细胞的门、产生胰岛素抵抗的表现,此时大脑与
心脏细胞的门仍开放,所以生命活动、脑力、血液循环均正常,无生命危险;若
三天未进食,四肢无法活动、完全无力,此时大脑开始迷糊,这是极度缺乏糖的
情况下,大脑与心脏细胞的门被迫关闭一部分,产生胰岛素抵抗,开始供应不足,
但仍能维持基本生命,若此时仍无法获得食物,身体放弃的器官就会越来越多,
关上的门也越来越多,待糖彻底耗尽,连大脑与心脏也无法获得能量供应时,人
便会饿死。
————————————
(二)
胰岛素抵抗的产生,并非因糖过多,而是因糖太少、饥饿所致。如果在距离上次
进食四五个小时、血糖即将低于 4 时,若能及时进食,在身体保护机制启动前补
充糖分,胰岛便无需分泌胰高血糖素,细胞吸收糖的“门”也无需关闭,因为血
里的糖充足,可满足所有细胞的需求,无需通过关门来节省,若能一直保持这么
一个习惯,及时进食,身体里便不会产生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来看,如果能保持
良好的习惯,及时吃饭,身体没有胰岛素抵抗,“门”是一直敞着的,当人刚吃
了饭,血糖高起来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分泌胰岛素去开门了,所以一个能够长期
坚持及时吃饭的人,营养均衡的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就非常少,他
的胰岛会很悠闲,不累,胰岛就不容易出毛病,也就是说,这个人就不会得糖尿
病。过去数十年对糖尿病人的教育中,常将糖尿病归为“富贵病”,认为是营养
过剩、糖摄入过多导致,但结合糖代谢过程、糖尿病的成因,还有及时吃饭的问
题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有些人的糖尿病是饿出来的。
———————————-
【养生新说】问题答案
————————————–
————————————–
正确答案是 3
由视频内容可知,胰岛素抵抗首先关闭的是四肢细胞的“门”。
————————————–
今天的活动就告一段落啦,再次感谢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感谢大家对《养生新说》的支持!
下期节目继续带领您学习更多健康知识,我们不见不散呦
————————————–